报告题目:碳龙配合物 – 我国原创的全新π共轭材料
报告人:夏海平,南方科技大学化学系讲席教授
报告时间:2025年1月6日上午9点30分
报告地点:物理科技楼101
报告邀请人:宋瑛林
报告摘要:碳龙配合物由一系列共轭碳链螯合过渡金属而成。过渡金属种类多、价态可调控、激发态寿命较长、功能配体可设计性强,不仅增加了π共轭骨架的设计空间,还带来一些全新的性能。与传统有机π共轭体系不同的是,碳龙骨架由于在π共轭体系中嵌入过渡金属,存在dπ-pπ共轭。因此,碳龙配合物与纯有机π共轭体系性质有较大差别,具有荧光寿命长、Stokes位移大、聚集发光增强等特征。此外,这些全新的金属杂芳香基元还具有良好的稳定性、易修饰性、宽频且较强的光能吸收等性质。在太阳能利用、光电材料、小分子活化和生物医学等领域的应用均崭露头角。作为芳香化学与金属有机化学的交叉领域,碳龙配合物具有“芳香”与“金属有机”双重特性,有望给相关学科的发展带来全新的机遇!
结构决定性能、性能决定应用,碳龙配合物由于过渡金属的d轨道参与共轭,具有宽、强且可调控的吸收光谱,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报告人简介:夏海平博士,南方科技大学化学系讲席教授,深圳格拉布斯研究院执行院长,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中国化学会理事、会士。1983年、1986年厦门大学化学系本科、硕士研究生毕业,随后留厦大化学系任教,2018年入职南方科技大学。目前主要从事金属有机化学研究,重点研究自己建立、命名的“碳龙化学(Carbolong Chemistry)”,其中long取自于“龙”的汉语拼音。Carbolong等相关词条及代表性碳龙化合物进入国际经典有机化学教科书《March’s Advanced Organic Chemistry》最新版,已有11种“碳龙试剂”进入百灵威试剂目录。所主持成果获得2020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并入选2013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个人于2016年获中国化学会“黄耀曾金属有机化学奖”。发表学术论文近300篇。通讯作者论文被Nature Chemistry、Nature China、C&E News、Noteworthy Chemistry、Chemistry World等国外科技媒体亮点评述30余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