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卫海教授课题组在圆差分光电流成像上取得进展

发布时间:2025-01-02浏览次数:150

       倪卫海教授课题组研究开发了一种新的检测方法—圆差分光电流成像(CDPM)。该方法在光电化学池中对TiO2光阳极上单个金纳米螺旋(AuNHs)的圆差分热电子响应(CDHE)进行检测,直接将圆差分光电流响应与金纳米颗粒的个体螺旋形貌相关联,从而在单颗粒水平上检测手性颗粒的光催化响应。研究成果以苏州大学物理学院博士研究生王乐为第一作者、以苏州大学物理学院为第一单位、以“Circular Differential Photocurrent Mapping of Hot Electron Response from Individual Plasmonic Nanohelicoids”为题发表在权威期刊《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上(影响因子IF=8.5)。

手性等离激元纳米晶因圆偏振依赖的热载流子驱动光催化效应,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工作研究开发的CDPM方法直接将圆差分光电流响应与纳米颗粒的手性相关联,从而揭示了单个手性颗粒的光催化活性。研究团队在光电化学池中对单个AuNHs进行了CDPM测试,统计了单个AuNHsg因子分布,并利用纳米晶螺旋模型进行了模拟计算。研究发现,AuNH550 nm波长的高阶模式处,展现出手性的热电子产生位点,从而导致了CDHE响应。这项研究为手性纳米晶的光催化特性及其不对称光化学或光电化学提供了新的微观检测方法和相关理论。

该研究受基金委面上项目资助。

文章链接:https://doi.org/10.1021/acsami.4c03457